基层强则国家强,基层安则天下安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树立机构编制工作鲜明基层导向,持续优化乡镇(街道)机构设置,突出基层党的建设、平安法治、民生服务、经济发展等主要职能,符合基层实际情况和基层事务特点,统筹设置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,真正做到简约高效便民。这些重要论述,突出了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,是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。
近年来,各地持续优化乡镇(街道)机构设置,积极构建简约高效便民的基层管理体制,积累了“吹哨报到”、“接诉即办”、“最多跑一次”等好的经验做法,通过“减上补下”、建立编制“周转池”等办法,推动资源、服务、管理向基层下沉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同时也要看到,基层治理依然是我们国家治理体系的薄弱环节,基层负担还比较重。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、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出重要部署。中央编委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立乡镇(街道)履职事项清单、稳妥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、“减上补下”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等任务要求。各地正在全力以赴推进落实,着力破解制约地方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。
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,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,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。下一步,要深入推进地方特别是基层体制机制创新,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,合理配置各层级间职能,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。
要“减上补下”优化编制资源配置,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,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、基层权力给基层、基层事情有人办,让基层群众有更直接的改革获得感。要跟踪97个人口小县改革后运行情况,总结经验做法,巩固改革成果,完善政策措施,稳妥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。要全面落实乡镇(街道)履职事项清单,建立健全清单动态调整机制,强化清单执行情况监督评估,推动清单与综合考核等有效衔接,推动清单与“吹哨报到”、政务服务等有机结合,确保清单管用专用,充分发挥清单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。